加快石化化工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实施能量系统优化,加强高压低压蒸汽、驰放气、余热余压等回收利用,推广大型高效压缩机、先进气化炉等节能设备◆◆。到2025年底■★◆■◆,炼油、乙烯■★★◆◆、合成氨、电石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超过3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2024—2025年,石化化工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4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1亿吨。
行动方案在重点任务方面,部署了化石能源消费减量替代行动,非化石能源消费提升行动■◆■◆■★,钢铁行业、石化化工行业◆★■◆◆★、有色金属行业、建材行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用能产品设备节能降碳行动等10方面行动27项任务;在管理机制方面,提出了强化节能降碳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严格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环评审批、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降碳管理、加大节能监察力度◆★★★◆、加强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统计核算等5项任务■★;在支撑保障方面◆■★,明确了制度标准、价格政策、资金支持、科技引领★◆、市场化机制、全民行动等6项措施■◆◆■■★。
推进有色金属行业节能降碳改造。推广高效稳定铝电解、铜锍连续吹炼◆★◆★、竖式还原炼镁、大型矿热炉制硅等先进技术,加快有色金属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到2025年底,电解铝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30%,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达到25%以上;铜◆◆◆◆◆■、铅、锌冶炼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50%◆■◆;有色金属行业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2024—2025年★★,有色金属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00万吨。
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0%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尽最大努力完成★◆◆◆■“十四五”节能降碳约束性指标。
行动方案提出,严格落实钢铁产能置换,严禁以机械加工、铸造、铁合金等名义新增钢铁产能,严防◆■◆◆★“地条钢◆■★”产能死灰复燃■◆★■★★。2024年继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十四五”前三年节能降碳指标完成进度滞后的地区■◆■◆◆,■★★■■◆“十四五■★★◆”后两年原则上不得新增钢铁产能。新建和改扩建钢铁冶炼项目须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和环保绩效A级水平■★★。
落实煤电容量电价,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研究完善储能价格机制。严禁对高耗能行业实施电价优惠■★。强化价格政策与产业政策、环保政策的协同,综合考虑能耗◆◆■★、环保绩效水平,完善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制度。深化供热计量收费改革★■◆★,有序推行两部制热价。
行动方案提出,加大非化石能源开发力度■★◆◆★◆。加快建设以沙漠、戈壁■■★★◆、荒漠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合理有序开发海上风电,促进海洋能规模化开发利用,推动分布式开发利用。有序建设大型水电基地,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统筹推进氢能发展。到2025年底,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39%左右。
日前,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行动方案要求★◆,202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2.5%左右★★◆、3.9%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降低3.5%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8.9%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
★◆;加快建设以沙漠、戈壁、荒漠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统筹推进氢能发展;逐步取消各地
深入调整钢铁产品结构★◆★。大力发展高性能特种钢等高端钢铁产品,严控低附加值基础原材料产品出口。推行钢铁、焦化、烧结一体化布局,大幅减少独立焦化★◆★★、烧结和热轧企业及工序★◆★。大力推进废钢循环利用,支持发展电炉短流程炼钢。到2025年底◆■■★★,电炉钢产量占粗钢总产量比例力争提升至15%,废钢利用量达到3亿吨◆★■■★。
严格新增项目准入。新建和改扩建电解铝项目须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和环保绩效A级水平◆★◆◆■■,新建和改扩建氧化铝项目能效须达到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先进值★■★。新建多晶硅、锂电池正负极项目能效须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加快节能降碳改造◆★◆。推进高炉炉顶煤气、焦炉煤气余热■★◆◆■、低品位余热综合利用◆★★■◆◆,推广铁水一罐到底、铸坯热装热送等工序衔接技术★★★◆。加强氢冶金等低碳冶炼技术示范应用。到2025年底◆■★,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3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全国80%以上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与2023年相比■◆,吨钢综合能耗降低2%左右◆★★■,余热余压余能自发电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2024—2025年,钢铁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2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5300万吨。
据乘联会预测■◆★■■,5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约为165.0万辆左右■★★◆,同比去年-5★★★■.3%◆★★◆★,环比上月增长7★■★◆■.5%。新能源车零售预计77◆★◆★.0万辆左右,环比增长13.7%,同比增长32◆■★★◆■.7%,渗透率预计进一步提升至46.7%。
行动方案提出,推动修订节约能源法◆★★■,适时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节能监察办法等制度,强化激励约束◆◆◆,实施能源消费全链条管理。完善全国碳市场法规体系◆★。结合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对标国内国际先进水平■■,加快强制性节能标准制修订,扩大标准覆盖范围◆■。按照相关行业和产品设备能效前5%、前20%、前80%水平,设置节能标准1级、2级★★■★■、3级(或5级)指标◆◆■。
行动方案提出■★■,严格石化化工产业政策要求。强化石化产业规划布局刚性约束◆◆◆■。严控炼油■■■◆★、电石、磷铵、黄磷等行业新增产能★◆■■■,禁止新建用汞的聚氯乙烯、氯乙烯产能,严格控制新增延迟焦化生产规模。新建和改扩建石化化工项目须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和环保绩效A级水平,用于置换的产能须按要求及时关停并拆除主要生产设施。全面淘汰200万吨/年及以下常减压装置。到2025年底,全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
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加快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外送通道◆■★★■,提升跨省跨区输电能力★★◆■◆。加快配电网改造,提升分布式新能源承载力■◆◆。积极发展、新型★■■★◆■。大力发展微电网、虚拟电厂、车网互动等新技术新模式★◆。到2025年底,全国■■◆◆、新型储能装机分别超过6200万千瓦、4000万千瓦;各地区需求响应能力一般应达到最大用电负荷的3%—5%,年度最大用电负荷峰谷差率超过40%的地区需求响应能力应达到最大用电负荷的5%以上■◆◆■■。
行动方案提出,优化产能布局■★◆★。严格落实电解铝产能置换,从严控制铜、氧化铝等冶炼新增产能,合理布局硅◆■★■★、锂■■■、镁等行业新增产能。大力发展再生金属产业。到2025年底,再生金属供应占比达到24%以上,铝水直接合金化比例提高到90%以上。
氢能方面◆◆■★★,中银国际指出◆◆★■◆■,政策催化密集体现,山东、四川相继发布免除氢燃料电池汽车高速通行费政策,针对汽车路权有望逐步推广运行。国家能源局印发《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明确我国将稳步开展氢能试点示范,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拓展氢能应用场景。近期江苏等省市更新氢能中长期规划◆★■★,短期内氢能或于风光资源富裕区域◆■◆,耦合区域性政策进入发展期★◆■,待部分政策限制打开后有望迎来快速发展。建议关注具备成本优势、技术优势的电解槽生产企业、受益于氢能基础设施建设的★◆★★■、氢储运、加注装机企业。
海通证券认为,未来随着锂电产业链原材料成本不断下降,政策扶持叠加终端需求不断提升有望推动销量持续增长,锂电产业链需求将随即逐步提升。中银国际证券也表示★◆■,随着以旧换新◆★■◆■★、新能源汽车下乡等政策深入实施,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全年销量有望保持高景气。
发挥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积极支持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推动扩大有效投资■■■。鼓励各地区通过现有资金渠道◆★◆■,支持节能降碳改造★◆★、用能设备更新、能源和碳排放统计核算能力提升◆★。落实好有利于节能降碳的财税政策★◆◆◆◆■。发挥绿色金融作用◆■◆,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为节能降碳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大力促进非化石能源消费。科学合理确定新能源发展规模,在保证经济性前提下,资源条件较好地区的新能源利用率可降低至90%★★◆■◆■。■★“十四五◆■★”前三年节能降碳指标进度滞后地区要实行新上项目非化石能源消费承诺,“十四五■■◆★”后两年新上高耗能项目的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不得低于20%★◆◆,鼓励地方结合实际提高比例要求■★★■★◆。加强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以下简称“绿证★★◆”)交易与节能降碳政策衔接,2024年底实现绿证核发全覆盖。
光伏行业方面★◆◆■★◆,银河指出,2023年装机超预期,高基数下2024年增速大概率将下台阶。当前价格均处于历史低位,全产业链毛利超跌至负值■■◆,供给端出清信号已经频现,积极看好今年上半年光伏迎来周期上行的机会★◆。推荐成本优势大、N型料出货顺利的硅料企业,坚持看好HJT长期发展机会,建议关注与新技术绑定较强的辅材企业。
推进石化化工工艺流程再造。加快推广新一代离子膜电解槽等先进工艺。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替代,鼓励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研发应用◆★,支持建设绿氢炼化工程,逐步降低行业煤制氢用量。有序推进蒸汽驱动改电力驱动◆■★■,鼓励大型石化化工园区探索利用核能供汽供热。